本文作者:admin

包含临夏州十大KTV的词条

admin 2022年11月19日 18:33:16 127

本文目录一览:

临夏州十大最好玩的景点 临夏有什么好玩

临夏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马家窑文化遗存。秦汉以来历为丝绸之路要道。有刘家峡水库、炳灵寺石窟、红园、东宫馆、南关清真大寺、莲花山、松鸣岩、二郎山等旅游景点。

临夏是穆斯林聚居区,伊斯兰文化和穆斯林风情独具特色,现已开展穆斯林风情专项旅游活动。

最佳旅游时间

临夏的最佳旅游时间是6~8月。临夏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连接处,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其中西南部的高山区四季阴寒潮湿,东北部的高原区干旱少雨,而位于大山之间的河谷平川则寒暑不侵、气候宜人

临夏旅游景点介绍 临夏有哪些旅游景点

1、刘家峡水库:1974年建成临夏州十大KTV的刘家峡水电站不仅能够发电、防洪临夏州十大KTV,也供游客荡舟水上,由于大坝阻挡,水流变缓,黄沙沉淀,库区内湖面辽阔,环境优雅,是一个良好的生态观光地,同时也是游览炳灵寺的必经之地。一般游客都先参观刘家峡水库发电机组,然后乘船欣赏黄河上游景色至炳灵寺石窟。刘家峡地处甘肃与青海交界处,距兰州市75km,黄河河水在这里转了一个九十度急弯,然后穿过峡谷向西流去。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向阳码头以东,10里河岸白沙展露,绿柳婆娑,被称为“十里柳林”,景观奇妙,带给人一种回归自然、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氛围。

2、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km的小积石山中,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南北长2km的陡峭峻险的红砂岩悬崖上,石窟神龛鳞次栉比,栈道凌空,其中第169窟为一天然大洞穴,是现存最重要石窟,窟内存西秦时的造像和壁画。炳灵寺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以下寺最为壮观,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可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齐名。

3、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肃临夏州和政县南25公里处的太子山林区。公园总面积为2666公顷,由松鸣岩风景名胜古迹区、药水峡水上游乐区、八路沟高山植物园区、槐山子梁森林景观区、小峡休闲度假区组成。公园地处太子山林区,相对高差大,动植物类繁多,乔灌木多达130多种。是休闲旅游贴近大自然的绝佳去处。

4、大拱北:大拱北位于临夏市西郊,与人民红园相邻,是伊斯兰教嘎迪忍耶大拱北门宦始传人祁静的墓庐所在地。系以中国苏菲主义嘎迪林耶门宦创始人祁静陵墓为中心而建成。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初称祁家拱北。至第六代出家人祁道和时期,因该拱北建筑规模宏大,遂改名为大拱北。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甚为壮观拱北内砖雕林立,雕刻内容丰富,形象逼真,刀法细腻,令观赏者叹为观止堪称临夏砖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5、八坊十三巷: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临夏古称河州,知道河州的人,还会知道临夏市内的回民又称“八坊人”。“八坊”和“河州”同时成为了临夏的别称,而八坊 十三巷便是河州民族风情的古街区。从唐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为“八坊十三巷”。它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呈现出穆斯林的生活画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

临夏市同学们聚会什么地方合适?

去滨河路,餐厅,KTV都有,自己随便挑,楼下的那位说的我可不敢去了,好几家都是鸡窝,不适合同学聚会,所以吃饭可以去步行街或者滨河路,但是唱歌还是去滨河路吧,还有,滨河路的玉佳伊品被查出地沟油,建议别去

甘肃临夏州首富前十位

1、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州十大KTV,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两个民族自治州之一。

2、首富临夏州十大KTV的定义 (个人合法资产排行):一般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大部分是指世界或国家)的个人合法资产排行榜排名最高的人士。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0-12-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求音乐:临夏民歌

临夏民歌就数临夏花儿了, 临夏花儿

临夏被誉为“中国花儿之乡”,2004年10月1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国花儿之乡”称号。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临夏、甘南、岷县等地的独具风格的民歌,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的特色。“花儿”最早是起源于甘、宁、青一带少数民族的情歌。早在清乾隆时代就负有盛名。清代临洮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赞语。“花儿”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被分为临夏“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派,两派又根据其结构、格调、唱法的不同分为诸多分支。

临夏花儿。主要流传于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它是花儿两大派系中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音像出版物最多的一派,极受汉、回、东乡、土、撒拉、保安、藏、裕固等八个民族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甘肃,不论是草原上的牧民、田野里的妇女,或是河里的筏工、行路的脚户哥,都会信口漫上几首心上的花儿。 和洮泯花儿的歌手们一样,每年在夏、秋收割之前,自发地举行盛大的民间花儿歌手赛歌大会,时间有长有短。如甘肃省莲花山等地花儿盛会比较有名,不仅本地的歌手参加,临近省县的花儿唱家也打擂献歌。

临夏花儿的特点是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行段分为四句、六句两种。演唱也比较自由,并且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联唱。其曲调悠扬、高亢、奔放。 其中的曲谱(民间称为“令儿”)有百种之多,广为流传也不下四十余种。比如“河州令”、“尕马令”、“脚户令”、“大眼睛令”、“仓啷啷令”、“尕阿姐令”、“撒拉令”、“保安令”等,在流传地区的家喻户晓的。

洮泯花儿是“莲花山花儿”和“岷县花儿”的总称。

它是西北花儿的两大流派之一(另一派就是河湟花儿),主要在汉族群众中漫唱。广泛流行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和政县;定西地区的临洮、渭源县;武都地区的岷县(岷州)、武都、宕昌、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洮州)、卓尼、舟曲县等地。

根据音调、唱词、演唱风格,又把洮泯花儿分为“南路花儿”和“北路花儿”。 其中“南路花儿”以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为中心,“北路花儿”以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为中心。

洮泯花儿被当地群众称为“草文章”,分为“本子花儿”和“散花儿”。所谓“本子花儿”,指成本成套的演唱,有历史人物故事和 民间传说,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梁山泊与祝英台》等;“散花儿”则多为歌者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短歌,唱词的字数、行段都很自由,一般都押韵。有的一韵到底,称为“单套”;凡一首中押两个或三个韵脚的称为“双套”。

洮泯花儿按照演唱形式,分为“开头歌”、“问答歌”、“对唱歌”、“联唱歌”、“生活歌”、“短歌”和“长篇叙事歌”。

(一)河州花儿

河州花儿以松鸣岩花儿为代表。河州花儿又名“少年”,曲调之丰富,唱词之浩瀚,可位列全国民间艺术的前茅。结构工整奇特,每首一般四句。前两句比兴,后两句言情,前两段字组相等。长者十字一句,短者七字一句。唱词语言、格律、声韵、音节要求严格。韵脚是河州花儿的灵魂,逻辑和感情的重音非常突出。河州花儿的“长令”拖腔长、速度慢,倚音花彩多,有高亢辽阔之特点;“短令”拖腔短,节奏明快,刚健激越。“憨敦敦”、“金点花开”、“白牡丹”等曲令中使用衬句,旋律进行变化多样。河州花儿流传着上百个曲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河州大令”、“河州三令”、“水红花令”、“白牡丹令”、“尕马儿令”、“大眼睛令”、“保安令”等,王绍明、韩应贤、马永华等去北京参加过民族演唱。

(二)莲花山花儿

莲花山花儿以康乐县与甘南州相交的莲花山而命名,属洮岷花儿北路派,流行于临夏州的康乐、和政、广河县,甘南州的临潭、卓尼县,定西地区的临洮、渭源等地。基本格律为每首三句,头一句起兴,二、三句叙事。每句七字。演唱内容有“整花”和“散花”之分。整花就是叙述整部故事或完整内容的“花儿”。如《三国》、《西游记》、《杨家将》、《十二月牡丹》、《九九节》,还有如叙述莲花山风光景物类等。整花有固定的歌词,全靠歌手世代口头相传。“散花”就是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这一类无固定歌词,全靠歌手当场编唱。莲花山花儿只有一个曲令,即莲花山令。演唱时由于歌手的创造,变化多端,不拘一格。莲花山花儿演唱,常以男女歌手混合编组,男歌手用“假嗓子”歌唱,听起来自然、和谐,分不出男女。歌手丁汝兰等曾去北京参加民族演唱。具有代表性的莲花山花儿有“莲花山令一”、“莲花山令二”。

现在可以从临夏去合作吗?

近期临夏州十大KTV,临夏疫情形势严重临夏州十大KTV,不建议去,去之后有可能隔离。

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是中国两大回族自治州之一,1956年11月设立。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黄河上游。北与兰州市接壤,东临洮河与定西市相望, 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海东地区毗邻,南靠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总面积8169平方千米。总人口217万人(2013年)。辖1个县级市、5个县、2个自治县。2012年,临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8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6.4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3.35亿元。

一、历史沿革

临夏州境,春秋时期,为羌、戎之地;战国末期属古雍州之城。

秦朝时,初为罕羌侯邑,后置枹罕县。

西汉初,境内有大夏县、枹罕县、白石县,属陇西郡;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枹罕县、白石县属之;神爵二年(前60年),在今积石关内黄河南置河关县,属金城郡;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省金城郡入陇西,枹罕、大夏、白石、河关县属之;中平元年(184年),枹罕宋建割据自立,建元置百官,号"河首平汉王";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遣夏侯渊讨伐,平枹罕城。

三国时,属魏国。初辖于秦州陇西郡,后分置凉州,枹罕、大夏属雍州陇西郡,今州黄河以北地域及湟水下游一部属凉州金城郡。

西晋初,属秦州陇西郡;永宁中期,分西平郡界置晋兴郡(今青海省民和县)。

十六国时,前凉张骏太元二十一年(344年),分凉州东界六郡置河州,是今州地内设州一级建制之始;前秦苻坚建元七年(371年),设河州,治枹罕;西秦乞伏乾归太初二年(389年),设北河州,治枹罕;后秦弘始二年(400年),姚兴攻西秦取枹罕,亦设河州于枹罕,仍归乞伏氏统辖;西秦更始九年(409年),乾归复夺地兴国;乞伏炽磐永康元年(412年),西秦徙都谭郊,后移都枹罕;乞伏暮末永弘四年(431年),为夏赫连定所灭,地遂入吐谷浑;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置枹罕镇;太和十六年(492年),改置枹罕镇为河州;周武帝保定四年(564年),以西道空虚,置河州总管府;保定五年(565年),移总管府于洮州,未几还治河州,旋废。

隋朝,初设枹罕郡;开皇三年(583年)改为河州;大业二年(606年)并省州、县,后复改州为郡;隋末为金城校尉薛举所据。

唐代,武德元年(618年),改置河州,属陇右道;开元二年(714年),归鄯州节度使统辖;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安乡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河州;宝应元年(762年),为吐蕃属地,仍称河州。

北宋,初为河湟唃厮啰政权所辖;熙宁五年(1072年)置熙河路;熙宁六年(1073年),王韶取河州,属熙河路经略安抚司。

金朝,天会九年(1131年),为河州;皇统二年(1142年),属熙秦路总管府;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改熙秦路总管府为临洮路,仍属之。

元代,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7年),属陕西行中书省巩昌路;宪宗三年(1253年),置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隶宣政院;忽必烈至元六年(1269年),改为河州路,划归吐蕃等处宣慰使司统辖。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置河州卫,受辖于陕西都司西安行都卫;洪武六年(1373年),置河州,隶陕西行中书省;洪武七年(1374年),西安行都卫移治河州,河州卫仍属之,另辖朵甘卫、乌斯藏卫(今西藏及四川西南部);洪武九年(1376年),西安行都卫废,后复设,移治甘州(今张掖);洪武十年(1377年),改置为军民指挥使司,治事河州城,统管军民;成化九年(1413年)复置河州,属临洮府;河州军民指挥使司改为河州卫,隶于陕西都指挥使司。

清代,初期州、卫并存,州属甘肃行省,卫隶陕西都指挥使司;康熙三年(1664年),州属陕西右布政使司临洮府;雍正四年(1726年),裁撤河州卫;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临洮府驻兰州,遂名兰州府,河州属之。

民国二年(1913年),府、州制废,改置为导河县,属甘肃省兰山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改区,属兰山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更名临夏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临夏县(今临夏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为甘肃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裁撤临夏警备司令部,改称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同年设临夏专区,专署驻临夏县,辖临夏(驻韩家集)、和政、夏河、宁定、永靖(驻莲花城)、康乐(驻辛集)、洮沙、临洮等8县。

1950年,由临夏县城区设临夏市,专署驻临夏市;撤销洮沙县,并入临洮县,并将临洮县划归定西专区;由临夏、和政、宁定、永靖4县部分地区设立东乡自治区(9月25日),驻锁南坝;原岷县专区所属临潭县划入临夏专区。辖1市、6县、1自治区。

1952年临潭县驻地迁至旧城。

1953年,临夏市改为省辖市;宁定县改设广通回族自治区;将临潭县划归甘南藏族自治州;东乡自治区改为东乡族自治区。临夏专区辖5县、2自治区。

1955年,广通回族自治区改设广通回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区改设东乡族自治县。临夏专区辖4县、2自治县。

1956年撤销临夏专区,设立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临夏市。将临夏市和临夏、和政、永靖、康乐4县及东乡族自治县、广通回族自治县划归临夏回族自治州;广通回族自治县改设为广通县。辖1市、5县、1自治县。11月19日,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

1957年广通县改名为广河县。

1958年撤销永靖、临夏2县,并入临夏市;撤销广河、康乐2县,并入和政县;全州辖1市、1县、1自治县。

1961年,恢复临夏(驻韩家集)、康乐、永靖(驻莲花城)、广河(驻太子寺)4县;全州辖1市、5县、1自治县。

1962年永靖县由莲花城迁驻小川。

1973年撤销临夏市,并入临夏县。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驻临夏县。临夏县驻地由韩家集迁城关。临夏回族自治州辖临夏、永靖(驻小川)、和政、康乐、广河(驻太子寺)5县及东乡族自治县(驻锁南坝)。

1983年,恢复临夏市(县级),以临夏县临夏州十大KTV的城关镇和城关、南龙、折桥、枹罕4个公社为临夏市行政区域。临夏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韩家集。

二、位置境域

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在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地理坐标在东经103°211′、北纬35°601′之间。东临洮河与定西市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 南靠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

三、地形地貌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境内山谷多,平地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平均海拔2000米。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