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陆丰市甲子镇那个KTV房比较大,可以容纳多少人,电话,详细点介绍…有奖急用…
甲子ktv招聘我家在东海甲子ktv招聘,有不错的KTV房。
去东陆酒店,去金沙都很不错。
广东顺德哪里有KTV的吗
去大良桂畔海酒吧一条街问问吧,那些酒吧 KTV晚上有都歌手在里面唱歌的。
客运总站坐901公交到甲子桥站,沿河边对面的一条街很多间酒吧、KTV,你会有收获的!
泳队:整整一甲子
泳队:整整一甲子
2019年,对于杭州游泳人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甲子ktv招聘的年份——杭州游泳队刚好走过甲子ktv招聘了一个甲子。甲子ktv招聘我们知道,位于大学路的杭州市少体校(陈经纶体校前身)是1956年建校的,但因为游泳的底子薄,直到1959年才成立了游泳队。杭州游泳的起步看起来要比田径、体操等要慢一拍,但它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却远比其他各类运动项目更精彩。经过几代人筚路蓝缕、协心戮力的奋斗,杭州的游泳事业已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自杭州游泳队成立以来,已先后为浙江省游泳队、八一队、广州部队、海军队,以及全国各大院校游泳队培养和输送了三百多位优秀的游泳人才。他们中间有大家熟悉的奥运会游泳冠军罗雪娟、孙杨、叶诗文,有多次获得游泳世界冠军的杨雨、陈桦、单莺、瞿韵、李洁、程嘉茹、张艳、汤景之、吴鹏、邵怡雯、傅园慧、毛飞廉等优秀运动员,‘杭州游泳’的天空中已群星璀璨。
一、初创时期和两位元老级教练 (1959—1970 )
1959年10月,全国第一届全运会比赛结束后,以参加全运会的部分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班底的浙江省游泳队成立。市游泳队也随之成立。市游泳队的首任教练是来自天津的段成业,段成业是1959年7月派到杭州市少体校来抓游泳项目的,段教练到少体校报到以后,在附近的刀茅巷小学招了一批学生,利用老浙大留下的室外池进行训练。五六十年代,国内游泳领先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省内较强的市有温州和宁波,杭州游泳的面貌相对比较落后,外出比赛,基本都是去‘打酱油’的。
1960年7月,浙江省首届水上运动会在杭州举行。这届运动会,是杭州市游泳队的第一次精彩亮相。其中彭启贤以3′15″3的成绩打破省成年200米自由泳的纪录,由张淑萍、施小玲、林南、葛霞光组成的接力队打破省少年女子甲组4×100米自由泳的纪录,12岁的赵小珠打破省少年女子100米自由泳、100蛙泳的纪录。7月末,省游泳队教练王艺和居应良带着部分省队队员和从市游泳队选拔出来的26名小队员去北京陶然亭游泳场参加全国青少年游泳比赛。完赛以后,转道去成都猛追湾游泳场参加全国游泳锦标赛。1961年初,省游泳吸收了陈炳龙等五六位去北京参赛的优秀队员入队。
1962年,段成业教练带领杭州游泳队去福州参加“福州、杭州、南昌”的三城市游泳比赛,杭州游泳队获得了这届“三城会”的冠军。
从1961年到1965年,段成业教练一共向省队输送了十几名优秀队员。每次参加省游泳锦标赛,团体总分基本都是第一。段教练在文革初期被下放工厂,一直到文革结束才重返体校。之后接替段教练的人是从杭州市航海俱乐部招来的原省队游泳运动员章仁照(多项省游泳记录的创造者)。当时差不多同时还有一位非游泳专业出身的女教练从北京体院分配下来,名字叫王美莲,但她刚到少体校报到不久就去了农村从事社教工作。
章仁照教练刚到少体校时,接手了有二十多名年龄不等的孩子的一支游泳队。本着对工作认真敬业的态度,章仁照教练一边训练,一边从周边学校吸收新队员。当时选苗有三种方式:教练选拔,游泳队队员推荐就读学校的同学,父母带孩子来自荐。
1966年,国家进入特殊时期,国家与省的体育比赛停办,少体校停训,章仁照教练去天水游泳池当救生员。这一时期,尽管从早到晚的救生员工作让章教练感到筋疲力尽,但他仍利用下午场结束后的时间坚持带部分队员开展训练。
1968年,章仁照教练回到少体校游泳教练岗位,在校长吴本富的支持下,利用停训时期划拨给游泳队的经费以及省游泳队提供的免费木料,将露天的游泳池改造成一个简陋的室内池。从此结束了风吹日晒,半年陆上训练,半年水上训练的窘困历史,开始了全天候的训练,队员们的成绩自此开始突飞猛进。
1970年,中断多年的游泳比赛开始恢复,在绍兴举办了省‘三兵’游泳比赛,三兵为民兵(成年组)、红卫兵(中学组)、红小兵(小学组)。市游泳队的章仁照、下城区队的盛鹤钦及从“八一”水球队复原到杭州锅炉厂的魏珠等参加了民兵组的比赛,在上城区读六年级的娄红梅参加了红小兵组的比赛。三兵比赛结束后,娄红梅就被选拔进了省队。
二、艰难困苦中成长起来的黄金一代(1971——1979)
1971年,省夏季游泳锦标赛和青少年游泳比赛项目恢复。因为训练不曾中断和全年训练的有利条件,章仁照教练带的杭州游泳队成绩遥遥领先。
1972年,从省队退役的陈波分配到少体校任游泳教练。两人商量之后形成了分工,由章仁照带男子组,陈波带女子组。从72年到75年,出生于六十年代的第二代杭州游泳教练陆续入队,他们是柏自悦、张亚东、陆穗、吴鹰等。这个阶段游泳队大约四十几人的规模。七十年代初,每位教练有15-20人的队员编制,其中顶尖的队员每天可以在少体校享受0.15元左右的一个营养菜,每月有一斤白糖补充营养。
1974年,省第五届运动会上,杭州市游泳队共获得41个第一名。
1975年,杭州游泳运动员鲁金仁代表海军队在第三届全运会上获得少年男子200米混合泳第三名。这是浙江游泳运动员历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1976年6月,19岁的娄红梅从省队退役,分配到市少体校做游泳教练。娄红梅带的第一批队员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一档,里面有八十年代杭州游泳的代表人物全国冠军何新中、高文采。1976年9月9日,那一天,由杭州天水游泳池承办的全国游泳锦标赛正在进行中,忽然传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比赛临时终止。在这届比赛中,杭州市游泳队的高平获得1500米自由泳的银牌。
在1979年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高平获男子200米、400米自由泳的第三名。鲁金仁和高平在全运会上的非凡表现激励了那一代杭州游泳运动员。
1979年,少体校招进了一批文化课老师。少体校的训练管理体制全面实行三集中:集中食宿、集中训练、集中学习。
自70年代起,杭、宁、温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在省运会游泳比赛上成绩交替领先。
三、崛起的区级游泳队,拉开春天的序幕 1980——1984
1980年,省体委出台了省内各地级市建‘小微泳池’的扶助政策:凡造起小泳池的,省体委每年给与3000元的燃煤费补贴。温州、宁波、绍兴、台州、嘉兴、富阳、淳安等地纷纷响应。杭州城区最早建的‘小微游泳池’是建于1981年的杭州市拱墅区游泳馆,窄窄的简易小泳馆只有三条泳道。
1980年暑期,前一年调到上城区体委的盛鹤钦教练在定安路游泳池招了一期免费的游泳培训班,共四五十名学生。培训班结束后留下了十几人,但开学后,留下的人都陆续‘逃掉了’。1981年暑期,他改变策略,办起了收费的游泳培训班,每人收费5元。这一次共招了80多人,一次性创收400多元,创收经费全部上交上城区体委,由上城区体委划拨经费来改善训练的条件。因为先期收费后期免费,开学后,被选上的学生有70%选择留下来继续训练。盛鹤钦教练通过暑期班选拔苗子和办班养训的做法,对其他区的游泳队具有示范性的意义。
1980年以后,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杭州市的区级游泳队像感受到时令节气的春草纷纷钻出地表,茁壮地成长起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面貌。当时区队比较活跃的有上城、下城、拱墅。而上城区游泳队是其中的佼佼者,从81年起连续获得市游泳比赛的第一名。
1981年春节前夕,省体委游泳办吸取前一年举办全国少年儿童游泳分区赛的经验,在杭州举办了首届浙江省“迎春杯”少儿游泳比赛。迎春杯后来成为浙江省内一项传统的游泳比赛,目前已连续举办39届。参赛选手从最初的100多人扩大到700多人,迎春杯拉开了“浙江游泳之春”的序幕。
1982年,从省游泳队退役的陆穗被分派到拱墅区游泳馆做教练。1983年,陆穗去了天水游泳俱乐部,和原市少体校游泳教练段成业带起了一支游泳队。这是杭州游泳一股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
82、83年,周永根、吴鹰先后进入市少体校任游泳教练,到1983年,市少体校已有7名游泳教练,分别带不同年龄段的男女游泳组,但因区队输送的生源较少,每位教练带训人数相对较少。
1984年,为克服生源不足的问题,经吴鹰教练提议,教练组研究决定,少体校的游泳教练告别了吃‘大锅饭’的现状,纷纷走出少体校去附近的小学招生,招生对象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并打破了教练带训的性别限制,男女都可以带,新招的学生恢复了“三集中”之前的走训。
1984年年底,因天水游泳俱乐部老的主任退休,熟悉游泳的市少体校校长魏珠调到天水俱乐部任主任兼书记,是杭州游泳由低谷走向高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八十年代初期,虽然区级游泳队纷纷崛起,但从省游泳业训的实绩来看,因体制缺乏创新的市游泳队的成绩出现下降,杭州游泳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这一时期,温州、宁波两市的游泳业训发展地更快更好,杭州游泳正处于‘变革的前夜’。
四、 天水俱乐部时期,“十年磨一剑” 1985-1994
1985年,对于天水游泳俱乐部来说,是抓纲举目的开局之年。深具游泳情怀的魏珠以管理者和游泳教练的双重身份全心投入游泳队的建设中。对外,在市体委支持下,他和市教育局开展协作,与天水小学‘结盟’,成立了游泳学校,方便游泳队队员就近读书、集中训练。又与杭四中、十四中、十五中等中学合作,通过让参加省游泳比赛第一名的队员免考入读,建立起激励机制。还通过暑期的‘双包班’扩大了选材的普及面,推动了我市面向社会开展少儿游泳培训的进程。对内,他成了团队的‘灵魂’,一有空就和段、陆二位教练讨论培训计划,研究游泳的技术及训练管理方法。在魏珠的带领下,天水游泳俱乐部游泳队的成绩蒸蒸日上。
1986年,天水游泳俱乐部在市游泳比赛中取得第一名。市比赛结束以后,在市体委支持下,天水俱乐部游泳队与市少体校游泳队成功合并。86年是“整合之年”,两队合并后,对缺乏凝聚力的教练队伍重新作了整合。由事业心强,管理水平较高的陆穗担任俱乐部副主任,分管训练和业务,由段成业担任教练组组长,并在每个年龄段上配置一名业务能力强的负责教练,狠抓训练的质量。
1986年,因受北体大张长存教授的影响和启发,浙江游泳业训开始从训练单项向培养全能转变。俱乐部应时推出了“全能项目”的业训教学举措,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一改过去个人只需掌握二个单项的单一训练模式,不仅要求每名队员都必须掌握四种泳姿的技术,而且将200米混、400自、800自纳入了必训、必测、必赛项目。 这一时期,俱乐部教练组还提高了选材的门槛。每位教练选上的苗子,必须通过教练组测试方可入队。
1987年,吴霞君从南京军区体工队转业到天水俱乐部。88年起吴霞君与魏珠合组带训,后向省队输送了未来的世界冠军陈桦。吴霞君后来还培育出了‘亚洲蝶王’吴鹏。
1990年,章仁照和王美莲两位教练分别去拱墅游泳馆和定安路游泳馆开展游泳训练工作,两个分训点的建立,使游泳选材面进一步扩大。杭州最杰出的游泳运动员罗雪娟、杨雨、程嘉茹等就是章仁照教练去了拱墅以后发现的。
1990年,杭州游泳队获得省九运会游泳团体总分第一。获金牌33枚,占总金牌数的35%,此后,杭州游泳队在省游泳比赛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成绩决定地位。90年代,市体育局(原市体委)对游泳队的教练员人数和运动员的编制不断加大投入,划拨到市游泳队的经费逐年增加。
1992年,爱惜人才的魏珠将曾在定安路游泳池带训的柏自悦招进天水游泳俱乐部。1992年之前,每位教练只能带两个年龄组的队员,柏自悦来了以后,俱乐部向他开了一条招生不限年龄的口子。由此,柏自悦成了市队教练中纵向招生和带训的第一人。
1994年,省十运会上,杭州游泳队获得32.5块金牌,占游泳金牌总数的34.5%。
‘天水游泳俱乐部’的十年,是开拓创新的十年, 是砥砺奋进的十年,为杭州游泳今后取得辉煌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回归陈经纶, 打造‘游泳业训的航空母舰’ 1995-2004
1995年1月1日,市游泳队回归新建成的陈经纶体校,标志着杭州游泳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
1995年暑假,通过举办较低收费的暑期培训班,每位教练都吸纳了人数不等的初级队小队员。此前一位教练只允许带两个年龄组的规定基本所打破。
95年还出现了助理制的“萌芽”。因年龄组招生的限制被打破,大部分教练需要解决同时开展几个不同水平层次的训练组训练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请助教的需求。 在无法分身的忙碌情况下,部分教练请来自己的学生或一些有经验的业余教练帮忙,其他教练纷纷效仿。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担任游泳队总教练的陆穗在徐桐浩校长的支持下,顺势而为,推出了‘助理制’的方案,并逐步完善。将训练权充分下放,让每位教练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安排训练计划、自主训练。
96、97年,经过教练组的讨论研究与教练员们的实践,确立了选材班招生的模式:3-5月,教练分头去各区片的学校幼儿园进行拉网式的初选甲子ktv招聘;6月,家长带孩子到体校报名、参加面试,编班;7-8月,初期培训;9-12月,提高班。选材班招生模式的出现,使选材的普及面逐渐扩大到主城区的200多所小学和幼儿园,初选面约10万人,从而保障了优秀苗子源源不断地进入杭州游泳队。
伴随着选材普及面的扩大和教练力量的壮大,杭州游泳在这个十年里迎来了质的飞跃,1998年,十一届宁波省运会上,杭州队获得46块金牌,占金牌总数的48,9%,1999年,第四届全国城运会游泳比赛,杭州队史无前例地获得了4块金牌。2003年,在第五届城运会上,杭州队狂揽十块金牌,一跃成为全国青少年游泳之最……
杭州游泳的崛起之路并不是一帆风数的。譬如2002年的十二届温州省运会,对杭州游泳人来说,就是一记刻骨铭心的重挫。回顾那一届省运会,主抓短距离的温州队(主队)的金牌数直线上升,而杭州队的金牌数急剧下滑。比赛结果是温州队在赛场上所得的金牌数自1990年以后第一次超过了杭州队。省运会结束以后,杭州游泳人及时进行了深刻的闭门反思,找到了失败的症结所在:平时训练过分重视有氧,而忽略了短距离及接力项目。经历这次失败,杭州游泳队开始局部加强短距离游泳项目和接力的训练。教练平时训练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短距离项目的技术动作教得更加细腻。因为补足了短板,在下一届省运会上,杭州游泳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2004年下半年,由省体育局牵头,杭州市体育局和台州市体育局出面,由双方体育局和家长三方共同签订了一份“联合培养,双向计分”的代培协议。代培单位为杭州陈经纶体校,代培对象为台州队游泳运动员刘子楠。此举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杭州游泳队与省内外游泳队的合作提供了样板。
2004年年尾,由于训练规模扩大的游泳队面临场地紧缺以及内部竞争不足等问题,在市体育局主持安排下, 娄红梅带着助教和本组队员去了杭州市游泳健身中心。自此,杭州游泳由一家独大的培养苗子的方式向举国体制与俱乐部体制相结合的全新模式转变。
六、 ‘三足鼎立’,在竞争中创造辉煌 2005——2012
2005年年初,娄红梅教练正式开始在杭州游泳健身中心带训。
2006年,在第十三届省运会上,杭州游泳队夺得44枚金牌,占总金牌数的45.9%,其中杭州游泳健身中心获得18枚金牌,占杭州游泳队所得金牌总数的40.9%。
2007年,杭州游泳健身中心的教练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从允许主教练配一个助教到可配二至三个助教,形成总教练——主教练——助教——帮教的宝塔形模式。由帮教带初级班,助教带中级班,主教练带尖子班,总教练负责对大组训练和招生选材过程进行管理。
2008年年初,市体育工作会议上,赵荣福局长提出“十年强基育苗”计划,具体措施是体教结合,以“市队联办”为抓手,在基层学校发展体育运动基地,培养体育后备人才。2008年后,娃哈哈小学、绿城育华、杭二中等一批学校在陈经纶体校的帮助下,成立了校游泳队。08年开始,投入杭州游泳队的经费大幅增长。在硬件设施、后勤保障、营养膳食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
2008年下半年,在市体育局的支持下,陈经纶体校游泳队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游泳教练,原省游泳队队员,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的高俊宏是被陈经纶少体校录用的两位新教练之一。高俊宏是市游泳队第一批拥有高学历的教练。
2010年,第十四届嘉兴省运会,杭州游泳队夺得52枚金牌,占总金牌数的50.4%,这是历届省运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2011年,第七届城运会,杭州游泳队的“五朵金花”叶诗文、邵依雯、傅园慧、李婷婷、陆奕婷,一举夺得9枚金牌,几乎拿到了游泳比赛金牌数的三分之一。
2011年,在市体育局竞训处安排下,叶诗文的启蒙教练魏巍加盟大关游泳健身中心,这是继陈经纶体校、杭州游泳健身中心之外的第三个游泳业训基地。“三足鼎立”形成以后,杭州游泳业训的规模从开始的800人逐渐扩大到1500人,杭州游泳队开始进入人才大涌现的时期。
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上,孙杨横空出世,斩获2金1银,16岁小将叶诗文在混合泳项目上独取两枚金牌,成为快速泳衣时代之后游得最快的混合泳女子选手。杭州泳军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
至2012年,经过多年的‘招兵买马’,及老中青三代良好的‘传帮带’氛围的影响,杭州游泳队形成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教练员队伍:拥有国家级教练员5名、高级教练员3名、中级教练员5名、初级教练员4名,助理教练25名。
七、朝着‘优质化、精细化、多元化’的品牌目标迈进,打造‘游泳之都’金名片 2013-2020
配备先进的训练辅助设备。2013年,杭州游泳健身中心率先引入了水下耳麦,同一组学员使用相同的频道,教练在岸上就可以对泳池中的学员进行实时指导,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出水下耳麦之后,后续还添置了‘等动拉力’,阻力自行车等先进的训练器械。训练成效显著。
引进科研团队。2014年,三大业训基地同时引入科研团队,标志着杭州游泳进入了科学化训练的时代。
启动面向全市游泳儿童的‘市长杯’少儿游泳分站赛。2015年,为迎接2018年的杭州世游赛,在市长张鸿渐的支持和世游赛组委会的推动下,“市长杯”应运而生。市长杯全年有四站比赛,采用前三站为巡回赛,第四站为总决赛的赛制。每年举办的市长杯分站赛弥补了市级层面游泳赛事的缺乏,为选拔杭州的少儿游泳人才提供了优质的竞训平台,也为市游泳队的小队员们提供了更多的赛事锻炼的机会和赛场体验。
2017年是杭州泳军的收获之年。7月,孙杨、叶诗文、傅园慧、朱梦惠等6名杭州运动员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第17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获得2金1银1铜,并打破2项亚洲记录。金牌数占中国游泳队金牌总数的2/3。8月,在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上,杭州游泳运动员取得了14金,占总金牌数的40%。9月,全国游泳现场交流会在杭州召开,杭州市体育局局长金承龙在会上介绍了杭州游泳事业的发展和成就,杭州经验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与会人员的高度肯定。
2018至2020,杭州游泳队的对外合作与‘体教结合’工作更趋活跃。以陈经纶体校为例,2018年,陈经纶体校指导和帮助桐庐市成立了一支游泳队,2019年,陈经纶体校与保俶塔实验学校结对,使保俶塔实验学校成为游泳项目市队联办学校。2020年,陈经纶体校与浙江幼儿师范学院合作,利用幼儿师范学院的泳馆资源建立了一个新的分训点。通过与外地体校、教育部门下属学校、民间社会力量建立多种方式的合作,杭州游泳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杭州游泳的精彩还在继续。2018 年的湖州省运会上,杭州游泳队共获得65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59%,创造了历年新高。2019年太原二青会(原城运会),杭州游泳队共夺得19枚金牌。杭州队的洪金权、费立纬成为本届二青会上最耀眼的新星。
新的时期,杭州游泳业训正朝着‘优质化、精细化、多元化’的品牌目标发展,与此同时,成长着的杭州游泳队也一直不断地创造着新的辉煌。持续崛起的杭州游泳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优秀标杆。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兄弟省市的体校游泳教练前来观摩和学习经验、其他省市的优秀游泳苗子纷纷慕名前来,杭州游泳的品牌效应已经显现。
但成绩属于过去,美好的未来正等着团结奋进的杭州游泳人去全力开拓。东京奥运会的脚步进了,接下来,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正在召唤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使命的杭州游泳人应继续发扬“‘泳’往向前,激流‘泳’进的弄潮儿精神,多培养和输送像罗雪娟、吴鹏、孙杨、叶诗文、傅园慧等这样优秀的运动员,为国家的游泳事业再创新的辉煌。